遺失的馬蘭傳統頭飾

2024-04-30

與以往的不同,這次的頭飾製作是僅能從古老的照片中獲取靈感,端看兩張攝於日據時代馬蘭部落的男性頭上,是一個很華麗的頭飾。在沒有任何遺留古物的狀態下,我先從佈滿頭飾的珠花開始研究,在這之中,提取了一些串珠花的技巧和形式,再來就是材質的選擇。

裝飾的材料有珠花、棉花以及羽毛,利用這三個去結合,並以珠花為主要材料,珠花的分配的位置依照個人喜好去放置。

基底座是以海棉版作為主要支撐板,在用不織布包裹表層來修飾海綿的材質,並且利用鋁線作為高度的呈現,整個頭飾的高度是以配戴的人臉兩倍為參考,然後以類似孔雀開屏的放射方式展開。

由於頭飾比較高比較大,在佩戴時是需要有一塊主要的頭圈部位基底,頭飾上會有兩條長布被縫製在頭飾後,一塊在上一塊在下方便更紮實的固度頭飾。

這樣的一座頭飾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製作,每朵珠花的製作時間約為30分鐘,一個頭飾基本上要40朵珠花才能呈現,加上組裝頭飾及細微調整,前後時間需3個月時間完成。

頭飾的製作繁雜,且沒有既定的材料可以供選擇,幾乎都是覺得什麼樣的材料適合就挑選,無法使用則另求它料,但實際做出來的感受,我覺得很有成就感。

好奇在當時的時代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可以擁有甚至配戴這樣精美的頭飾呢?

經過與階級長者的口述中,可以得知此頭飾主要由男性配戴的原因是為了彰顯男性家族的顯赫。

母系社會的阿美族,在過去的年代幾乎是女生在追求男生,所以男生如果家中是有能力可以製作甚至擁有如此華麗的

頭飾,會成為注目的焦點。


通常此頭飾會出現的場合是在結婚或是祭典時進行配戴,而頭飾上方的珠花,大部分都是由中國以及日本殖民時,以

物易物交易而來,價值是十分昂貴,非一般家庭會出現的款式,聽說是在馬蘭部落曾經的全盛時期出現的產物。


頭飾的消失原因眾說紛紜,但有一說為日本殖民結束後,國民政府接手後的動盪時期,若太彰顯家庭的富有度,會容

易遭人打劫或是意圖,於是此頭飾漸漸的被收藏起來,不再有配戴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消失了,也被遺忘了。


2024年的今日,我們則盡力地把這一個頭飾的記憶製作出來,提醒大家這一個古老的存在以及故事。